登山裝備知多少?征戰百岳前新手一定要看的登山裝備檢查表!

 

爬山裝備要帶哪些?最詳細的登山裝備檢查表就看這篇!本文將介紹登山裝備的3大挑選原則,並教你登山食、衣、住、行跟行前準備注意事項,也列出一日往返跟登山過夜的登山裝備清單,帶你了解登山必備用品有哪些!

 

 

目錄

 

 

     一、登山裝備挑選、規劃的 3 大關鍵!

     (一)購買或者是租借?

     (二)現場試用爬山裝備

     (三)根據行程調整裝備

 

     二、登山必備的物件、服裝有哪些?5 類型登山必備用品快速掌握

     (一)食:登山口糧、飲水、炊具

     (二)衣:登山穿搭

     (三)住:登山帳篷、寢具

     (四)行:登山包背負系統&登山行進系統

     (五)其他你可能忽略的登山配件小物!

 

      三、登山裝備檢查表|單日、多日登山裝備清單通通有!

     (一)一日登山裝備

     (二)登山過夜裝備

     (三)登山裝備收納 Tips!

 

       四、6 項登山事前準備確保安全又放鬆的旅程

     (一)提早規劃路線

     (二)備齊重要裝備

     (三)下載離線地圖

     (四)做好體能訓練

     (五)告知親友行程

     (六)觀看天氣預報

 

       五、登山裝備推薦:機能服飾領導品牌【雷訊】助力你的登山冒險之旅

 

 

一、登山裝備挑選、規劃的 3 大關鍵!

 

逃離烏煙瘴氣的都市叢林,來到自然環抱的山林已成為現代人的新興休閒活動。對於剛剛踏入登山領域的初學者來說,每個人都在問的問題就是「登山裝備究竟怎麼準備?」各位登山菜鳥不知道如何起步也別擔心!就讓我們從挑選爬山裝備的 3 個基礎娓娓道來。

 

(一)購買或者是租借?

 

第一次接觸、尚未培養登山的習慣嗎?一套好的登山裝備置辦費用並不便宜,現今有不少登山裝備出租的業者,從登山包到帳篷都可以租借,為你全套服務。如果不確定之後會不會持續爬山,便可經由租借的管道降低白白花錢的可能性。只是租借時就要多加留意商家的品質裝備也建議細心檢查,看看是否有過度磨損或者是壞掉的部分,最大限度避開潛在風險。

當然,如果下定決心未來要走遍百岳、不想與他人共用,自行購入完整的登山裝備也沒問題,不只可以自由選擇偏好的品牌,還能隨時隨地要去哪拿起裝備就出發,相對來說更為方便

✨Tips:首次登山的新手可先考慮租借裝備的方式,實際體驗登山的感覺之後,再來衡量須不須要購買自己專屬的登山裝備喔!

 

(二)現場試用爬山裝備

 

除了個人體能條件與技巧以外,合適的登山裝備可說是保障登山安全的關鍵之一。基於應該要「合適」的原則,建議初次採購或者是要更新登山裝備的登山者,可於戶外用品專賣店親自試用與試穿,有疑問時還能夠請教一旁專業店員,避免網上購物買到不合適的,反而造成荷包的浪費與徒增爬山的危險性。尤其是登山包登山鞋此類會陪伴一整個山路的貼身用品,多試幾種、請專業人士協助調整才是最理想的作法。

另一方面,選購登山裝備切記擺脫名牌迷思,一切以使用起來方便舒適、需求考量,其次則是個人的預算,量力而為。

 

(三)根據行程調整裝備

 

為因應越來越龐大的登山市場需求,許多業者陸續推出「登山旅遊行程」、「商業登山團」的專業嚮導帶領服務,是不少登山初學者接觸爬山的入門途徑。比起一般的「自組登山團」,參加商業團通常毋須分擔背負公糧、器材、裝備上山,僅須攜帶個人所需物品,不僅背包的容量可以縮小,背包內容物也能減少。在準備登山裝備的同時,依據個人參與的登山模式規劃、調整同樣是必要之舉,盡可能減輕背上負擔。

 

二、登山必備的物件、服裝有哪些?5 類型登山必備用品快速掌握

 

具備上述原則性的背景知識之後,實務上各種登山裝備該如何準備呢?除了可簡單以「食、衣、住、行」的口訣記憶,雷訊將同場加映其他登山配件的分享,進一步完善新手的事前學習,老手同樣能夠透過以下資訊發覺過往忽略的地方!

 

(一)食:登山口糧、飲水、炊具

 

【食物】

 

山上不如平地,隨處都有商店可補充食糧,加上周遭環境因素,通常選擇方便吃、又能快速補充熱量的口糧是最佳選擇。建議將食物分為抵達過夜地點與其他隊友一同享用的「公糧、正餐」;過程中休息、喘口氣時吃的「行動糧」;緊急情況時才能食用的「預備糧」,以此分類會更清楚!以下都是不錯的登山食糧選擇:

  • 餅乾
  • 糖果
  • 果乾
  • 肉乾
  • 泡麵
  • 巧克力
  • 穀物棒、能量棒
  • 即溶飲品

 

沒有看到心儀的選項嗎?沒關係!只要能夠根據不怕腐壞不容易壓壞變形、能夠迅速補充營養的原則挑選糧食,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也別為了便利性虐待自己的味蕾,還是可以採購一部分喜愛的食物上山享用喔!

 

【飲水】

 

上山之前自備至少 1,500c.c. 到 2,000c.c. 的乾淨水源隨時飲用,途中記得一點一點喝,適當分配水量才不會一眨眼就喝光。而裝水的容器也有其各自的特點:

 

  • 水袋:直接放在背包內或是掛在背包的 2 側背帶上,通常附有吸管,行進間可以直接飲用;缺點則是無法即時判斷剩餘的水量,一不留神沒有控制就會不小心一次喝太多,且清洗時比起水壺來得不便。

 

  • 水壺:相對來說,水壺比起水袋更好調節飲水量,只不過行走途中喝水麻煩一些。水袋與水壺可依個人需求與習慣選擇。

 

  • 保溫瓶:保溫瓶最大的用途是能夠拿來沖泡即溶飲品,如果是偏好喝溫熱水的登山者,同樣建議攜帶保溫瓶上山,但保溫瓶通常會比較重,還是要留意能夠負荷的裝備重量喔!

 

  • 濾水器:若是需要過夜天數較長,那麼過濾水源的濾水器或是濾水瓶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有餘裕、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將過濾完畢的水煮沸再喝

 

【炊具】

 

包含爐具刀具瓦斯/打火機鍋具餐具等煮正餐的器具也不能忘記。如果對於攻頂爐、蜘蛛爐、鈦合金、鋁合金這些名詞一頭霧水,市面上也有「套裝式的全包炊具」,基本上都能滿足大部分的烹飪需求,不妨考慮一起購入。待實際使用過後再評估哪些有用到、哪些不需要,重整登山裝備清單。

 

(二)衣:登山穿搭

 

既然要上山,是不是代表要穿著厚厚的外套來禦寒?其實行進過程中的運動量比你想像的還大喔!所以單 1 件超保暖外套的穿法不僅會把自己熱暈,脫下來還容易無所適從。而登山服裝的秘訣應該在於「洋蔥式穿搭」,上衣的部分一般分為 3 層來探討、選擇。

 

【內層 → 注重排汗】

 

最貼近身體的底層衣物要著眼於吸濕排汗快乾的機能,最好兼具抑菌與防臭,有助於帶走肌膚上水氣,讓身體維持在乾爽保暖的狀態,避免要在山上待好幾天結果味道不好聞的情境,連同貼身衣物也可以依據此特性選購。
內層衣物主要有適合夏季登山、排汗效果良好的「聚酯纖維」;適用冬季山林、防臭抑菌的「羊毛」質地。

 

✨雷訊所推出的【POLARTEC太空保暖系列】均有保持肌膚乾燥、透氣、快乾等特點,專利機能技術陪你征服百岳。

 

【中層 → 禦寒為主】

 

底層的衣物維持身體溫暖,中層穿搭便是盡量減少體內的熱量散失隔絕外面的冷空氣,亦可根據行進間穿著較薄、休息時穿著較厚維持體溫的 2 種情況準備,特別怕冷的登山者也可以在中層這裡多疊加幾層。
常見材質有價格實惠、受濕氣影響較小的「內刷毛」;不受濕氣影響保暖程度、容易養護、人造纖維的「化纖」;輕巧、保暖、壓縮效果皆相當優良的「羽絨」。

 

✨在這方面,雷訊則有【天鵝絨保暖系列】,鵝絨外套因其蓬鬆的結構,能夠更有效地捕捉和保留空氣,提供理想的保暖性能,是你中層登山穿搭的好選擇。

 

【外層 → 防風防水】

 

山林濕氣重,台灣這個海島國家更是,為了防止感冒、感染風寒,最外層穿著最重要的就是防風以及防水,假如中層衣物為易受濕氣影響保暖性的材質更應注重外層的衣物材質。坊間推出不少既防風又防水、合而為一的機能性外套,目前討論度較高的為一種被稱作「Gore-Tex」的防水薄膜技術,除了防水還透氣。要留意的是其實防水外套之間的「防水係數」也會有所差異,像是防潑水抗水是 2 種不一樣的概念,在挑選時可多詢問專業人士。

提及最佳的防水穿著,若雨勢較大當然能夠攜帶「雨衣」,登山時比較適合穿著 2 截式雨衣,也就是分為雨衣雨褲的款式,行走時更方便、更安全。受不了山中寒氣滲入時,透過雨衣適時為自己保暖,可說是登山時的必備物品之一。

 

✨雷訊的【防水外套系列】每個款式皆為精選,內裡機能纖維恆溫保暖;外層採用 Heln-Tex 薄膜技術防水又透氣,必定是你登山旅途中所需。

 

【下著】

 

下半身褲子的穿著原則基本上與上著無異,同樣應該著眼於排汗透氣保暖等效果,行走時選擇耐磨的登山褲,或是腿部加壓減輕疲勞感的壓力褲/壓縮褲;過夜睡覺時則搭配保暖效用較好的褲子。

這邊也要特別叮嚀,登山時千萬不要穿著「棉質」的衣褲以及牛仔褲,棉質服飾雖然吸水性和透氣性佳,但不容易乾,更別說是牛仔褲的丹寧材質。身體被汗水浸濕,加上高海拔的低溫、強風環境,不只會感冒,嚴重者還有可能失溫,由此可知登山穿搭真的不能隨便喔!
另一方面,登山衣物建議除了身上穿的,應多預備一套在包包內,汗流浹背時換上一套全新的衣物才能有效預防感冒,穿得也更舒適。

 

(三)住:登山帳篷、寢具

 

現在來到住的範疇,倘若參加的是一日健行、商業登山團,或者是有登記到山屋的使用權,在帳篷的部分可斟酌攜帶的必要性。

 

【帳篷】

 

帳篷的選擇可說是相當廣泛,人數、性能等因素都會有所影響。通常是因為沒有山屋可以過夜才會攜帶登山帳篷,搭建迅速、重量較輕是登山帳篷和其他露營式帳棚最大的不同。

 

【寢具】

 

囊括所有睡覺時會用到的物件,通常會討論到下列用品:

 

  • 睡袋:採購的基準除了氣溫這個自然條件,還要考量個別的耐寒能力,通常會標明「舒適溫度」的數值,表示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至少都可以溫暖地躺在這個睡袋裡。

 

  • 睡墊:單薄的睡袋躺在硬梆梆的地板上絕對不夠舒適,而睡墊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阻隔地板傳遞的濕氣、寒氣並且睡得更舒服,常見的有充氣式睡墊泡棉式睡墊 2 類。睡墊看的則是所謂的「R 值」,意指熱絕緣物質的熱阻大小,簡單來說就是阻隔效果好不好的意思,通常數值越大、阻隔效用越理想。

 

  • 枕頭:枕頭則可視個人需求攜帶與否,現今比較常見的是充氣枕,也有不少登山者將衣物塞到包包內直接墊著睡,減少佔據行囊的空間。

 

  • 耳塞&眼罩:為確保睡眠品質、補足隔天行程的體力,建議將耳塞、眼罩此類助眠小物放入包內,以利完全隔絕此起彼落的鼾聲、移動聲。

 

(四)行:登山包背負系統&登山行進系統

 

伴你走山路的各項配件該如何準備同等關鍵,可細分為背負系統行進系統

 

【背負系統】

 

背負系統白話解釋為裝載所有登山裝備的「背包」,常以收納容量分類,共有 3 種級距、4 個類別,根據個人的需求、行程的天數、參加的登山團是自組還是商業類型而有所不同。(以下天數僅供參考,請依自身情況衡量

 

  • 小於 20 公升的攻頂包:行程中有折返景點、輕裝登頂時可攜帶,通常僅放入水、頭燈、行動糧、雨衣褲、緊急求生裝備等必要物品,將衣物塞入攻頂包還能夠作為枕頭使用,減少行囊負擔喔!

 

  • 小於 40 公升的小型背包:適合單日當天來回。

 

  • 40 到 60 公升的中型背包:2 天 1 夜、3 天 2 夜路途,且毋須背負炊具、帳篷等。

 

  • 大於 60 公升的大型背包:3 到 4 天以上行程,且須要準備較齊全的裝備,或者是自組團分攤背負公用食糧、物品等情況。

 

🚩下列 2 樣物品也不要忘記!

 

  • 外層的防水套:倘若遇到大雨,標榜防水性能的背包同樣無法抵禦濕氣悄悄滲入,尤其是本身就沒有附加防水套的背包,因此外層的防水套均會建議自行攜帶備用。

 

  • 內層的防水袋:儘管外層做好防護,裡面依然可以進行另一層的防水程序,將風險降到最低。使用防水袋不只有防水效果,還能夠根據不同用途分裝,要用的時候一目瞭然更便利。經常放置諸如備用衣物、電子產品這些濕了就難處理的物品。

 

如同前面我們曾提及,除了務必進行背包試背的流程、多嘗試不同款式的登山包之外,試背過程中建議放入一定重量到背包內並實際背著一段時間,才能了解是否完美貼合,或是須請專業人員協助調整。沒有試背導致挑選到不適合的,容易發生腰痠、肩膀痛,甚至是在途中受傷喔!

 

【行進系統】

 

除了背在身上的,腳上穿的以及幫助行走的配件,即可歸類在行進系統:

 

  • 登山鞋秉持包覆支撐防水 3 個原則,在面臨起伏不定的路途、長時間的腳程時,才能有效保護腳踝不受傷。「低筒」的登山鞋適合單日往返、路段平穩的輕裝行程;「 中、高筒」的登山鞋則是在山路崎嶇、天數長、重裝的行程比較理想,固定效果更佳。不妨帶著自己慣穿的登山襪去選購、試穿新的登山鞋,且在正式登山前先穿去戶外短時間走動,以防登山時才發現磨腳的情況。

 

那麼雨鞋能不能夠穿去登山?」雨鞋主要是避免踩進爛泥、異物跑進鞋子等,行程時間短、路途平緩還可以,若是更進階專業的登山規劃就沒有這麼建議,仍應著用專門提供支撐及保護設計、底部具一定硬度的登山鞋。

 

  • 登山襪:由於登山鞋材質比其他鞋款來的硬,此時有厚度高於鞋筒的登山襪就能作為腳掌與登山鞋之間的重要緩衝,建議可以考慮透氣、抗菌效果兼具的「羊毛」布料。

 

  • 登山杖:登山杖用來維持平衡、加強穩定、節省體力,上坡路途助力腿部肌肉施力;下坡路段減緩膝蓋衝擊,達到保護效益。登山杖尚可分為「快扣式」與「旋轉式」2 種,第一次使用的新手不妨以快扣式登山杖入門,調節容易、不太會發生整節脫離、扣不回去等窘境,確保登山過程中的安全性。

 

(五)其他你可能忽略的登山配件小物!

 

出門在外,尤其是相對來說沒有這麼便利的山林當中,除了以上 4 大類基本要備好的登山裝備,下方羅列的登山配件與小物同樣不可或缺!

 

【頭燈】

 

一旦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須要摸黑的情境,專業頭燈並非手機光源以及手電筒能夠取代。除了亮度有落差,遇到攀爬地形時也很可能無法騰出雙手,頭燈可說是便利與安全兼具。最好是採買具有防水功能的,與此同時也要記得攜帶幾顆備用電池以備不時之需。

 

【綁腿】

 

綁腿可視個人需求選擇帶與不帶,大多數情況下仍然建議準備。綁腿兼顧避免雨水與異物進入鞋內、防止褲管被沾濕、預防不知名的蟲蟲跑進褲管、減少登山褲磨損與勾破等,功能相當多元,不想穿雨鞋的話,綁腿是個非常好的替代方案。

 

【急救包】

 

藥包除了放置個人藥品,一般急救箱有的外傷用藥OK 繃繃帶紗布等都可以先備齊,另一方面還可多加哨子登山專用的救生毯,作為全面的緊急求生包使用,每次上山前也要記得補充、更換過期藥品,絕對是登山新手、老手的必備之物。

 

衣物配件

 

山上天氣條件變化莫測,比起平地更苛刻,除了身體的保暖,穿戴一些配件小物增添更多防護。

 

  • 帽子:高海拔地區因空氣稀薄,阻擋、吸收、過濾的紫外線量更低、效果更差,對於人體的傷害相對來說反而更強,此時多備一頂防曬帽更有保障;此外,高山風大,直吹容易偏頭痛,做好頭部保暖相當重要。理想的防風、保暖帽應該要能覆蓋住 2 側太陽穴後腦杓才能達成保暖目的,就算帽子沒有以上效用,至少也要善用防風外套或者雨衣的帽子盡可能保護頭部。

 

  • 手套:專業的登山手套通常會有耐磨耐用防風保暖等特點,不管是從事拉繩、路過崎嶇山路時要避免受傷,還是預防手的熱能發散,均能夠發揮很好的效用喔!

 

  • 太陽眼鏡:基於上述所提及的紫外線傷害,登山時配戴太陽眼鏡可擋掉強光及紫外線,降低眼睛老化及病變的風險。尤其是攻略國內外常年積雪的高山,如果沒有戴上太陽眼鏡攀爬,很可能產生雪盲導致不便。

 

  • 快乾頭巾:你是否常常看到資深的山友配戴頭巾?這種快乾頭巾彈性大、用途廣、體積小、重量輕,無論是作為脖子與臉部的保暖和防曬、遮蔽口鼻避免吸入冷空氣、單純擦汗、包紮、綁頭髮等都好用,隨身攜帶 1、2 條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垃圾袋】

 

遵守「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丟」,歸還乾淨的山林給地球,打造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LNT)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必要時垃圾袋還可以當作防水袋使用!

 

三、登山裝備檢查表|單日、多日登山裝備清單通通有!

 

我們方才說到除了登山團體的類型,行程天數也會對於如何條列登山準備清單有所影響。針對新手登山裝備該怎麼起頭、具體應該怎麼準備不用再煩惱!下面就以天數為依據統整分享給你。

 

(一)一日登山裝備

 

如果是登山初學者,通常都會經由一日健行行程開始體驗,能夠少掉一部分登山裝備。此時不如以「輕量」為原則,先習慣自身攀爬的步調與節奏為主,不要讓多餘的裝備阻礙了行動。

 

 

 

單日登山裝備細項

 

  • 水袋或者水壺
  • 少許行動糧
  • 少許預備糧
  • 1 到 2 份正餐

  • 內層排汗衣
  • 中層保暖衣(至少可備 1 件)
  • 防水防風外套
  • 登山褲
  • 備用衣物
  • 2 截式雨衣
  • 帽子
  • 手套
  • 太陽眼鏡
  • 快乾頭巾

  • 小於 40 公升的登山包
  • 防水套
  • 防水袋
  • 登山襪
  • 登山鞋
  • 登山杖

其他

  • 綁腿
  • 頭燈
  • 備用電池
  • 行動電源
  • 便攜小刀
  • 打火機
  • 垃圾袋
  • 急救包
  • 衛生紙、濕紙巾

*上述內容提供參考,實際仍可依個人需求調整喔!

 

(二)登山過夜裝備

 

當登山經驗逐漸累積、希望給自己更進一步的挑戰,想要看看進階版三天兩夜登山裝備清單以及更多天數的登山行程該如何準備周全?參照下列清單或許對你有幫助。

登山過夜裝備 Checklist!

 

 

 

多日登山裝備細項

 

  • 水袋或者水壺
  • 保溫杯
  • 濾水器
  • 行動糧
  • 預備糧
  • 正餐份量(視行程天數而定)
  • 必要炊具

  • 排汗貼身衣物
  • 內層排汗衣
  • 中層保暖衣(至少可備 1 件)
  • 防水防風外套
  • 登山褲
  • 備用衣物(可多帶幾套但也不用頻繁換穿)
  • 2 截式雨衣
  • 帽子
  • 手套
  • 太陽眼鏡
  • 快乾頭巾

  • 登山帳篷(需要與否視個人需求)
  • 睡袋
  • 睡墊
  • 枕頭(需要與否視個人需求)
  • 耳塞&眼罩
  • 方便的拖鞋(需要與否視個人需求)

  • 40 到 60 公升或者大於 60 公升的登山包
  • 攻頂包
  • 防水套
  • 防水袋
  • 登山襪
  • 登山鞋
  • 登山杖

其他

  • 綁腿
  • 頭燈
  • 備用電池
  • 行動電源
  • 便攜小刀
  • 打火機
  • 垃圾袋
  • 急救包
  • 衛生紙、濕紙巾

*上述內容提供參考,實際仍可依個人需求調整喔!

 

(三)登山裝備收納 Tips!

 

如同我們收行李,將用品通通胡亂塞進登山包裡算不上「收納」,尤其是要善加利用背包空間的登山行程。首先將全數裝備放在地上、分門別類,利用防水袋分裝同類用品,再根據使用的優先順序、取得便利性由下往上依序放置:

 

【背包主袋】

 

  • 睡袋、睡墊、備用衣物
  • 炊事用具、糧食、帳篷
  • 保暖外套

 

【左右副袋】

 

  • 雨衣褲
  • 面紙
  • 保暖與遮陽用登山配件、小物

 

【背包前袋】

 

  • 頭燈、行動糧、藥品

 

正確的背包重心落在肩胛骨處下方、緊貼身體軀幹,因此主要重量由腰帶固定在髖骨支撐,而背包肩帶僅有加固的作用,如果讓肩膀承受大部分的重量就不太對,可能須要由專業人士調整及教學囉!收納的同時,也別忘了順道檢查裝備是否有磨損過於嚴重的情況,該換新的千萬不要捨不得,以安全性為主要守則!

 

四、6 項登山事前準備確保安全又放鬆的旅程

 

快快樂樂出門當然也要平平安安返家,不僅要學習以上的登山裝備資訊,做好 6 個登山事前準備更有保障!

 

(一)提早規劃路線

 

與一同登山的山友決定好出發日期與天數後,還須要看看地點,有些山林進入前須要提前申請、取得入山入園證。可至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查詢是否須進行事前登記,若是有申請山屋的需求,通常幾日甚至幾個月之前就應遞送登記,有時還要等待抽籤結果出爐,可說是速度決定了一切!

另一方面,還有所謂的「登山分級制度」,一般季節從 A 到 C+等級,個別的登山經驗限制、申請人數、活動天數有些許差異,討論目的地之前不妨也將以上這些要素納入考量並及早規劃。

 

(二)備齊重要裝備

 

本篇主題登山裝備當然也是登山的重點事項之一,從登山團類型路線難易氣候條件行程天數個人需求評估裝備該怎麼準備,除了參照上述我們為你詳細整理的知識點,也要特別留意某些工具是否有試用過,或者是否了解使用方法,例如登山帳篷怎麼搭建、指南針怎麼判別、爐具怎麼開火等。千萬別等到上了山才研究,高山的天色一暗可是很無情又很危險的喔!

 

(三)下載離線地圖

 

山林網路不穩、收訊不佳,務必先下載好無網路也能夠使用的離線地圖確保沒有偏離路線,舉凡 HikingBooK、健行筆記、Maps.me 等,大多數功能可以免費使用,就算是新手也能夠輕鬆入門。

雖然我們常用的 Google Map 本身也有離線地圖功能,但數據多半僅限於大城市街景路線,對於人跡罕至的高山地區作用有限,因此還是建議選擇專門為登山所設計的離線地圖 App 比較有保障。

 

(四)做好體能訓練

 

諸如熟悉爬山技巧體能加強,在高強度、考驗耐力的登山運動中非常重要,尤其是登山負重訓練,千萬別被背上的行囊拖垮步伐。平日即可與山友相約,透過有氧運動、重訓慢慢鍛鍊體魄,將自己的體力做好準備再出發!

特別提醒行前的 3 到 5 天要避免過強的訓練,儲備體力、調節狀態才是關鍵。

 

(五)告知親友行程

 

天有不測風雲,一個人默默進行登山活動有一定的危險性,除了上述向有關單位提出申請,同時建議將詳細的行程告知身旁親朋好友,一旦發生緊急事態,相關的知情人士能夠更快掌握情況並通報,後續執行最有效率的救援程序,把握黃金時間。

 

(六)觀看天氣預報

 

登山的前 1 到 2 天密切觀察目的地的天氣狀況,天候不佳別貿然出發,以免遇到土石流、溪水暴漲等情境反而徒增危險性,擇期前往會是更好的選擇,不用急於一時。

 

五、登山裝備推薦:機能服飾領導品牌【雷訊】助力你的登山冒險之旅

 

山上的美好風景固然迷人,有了可靠的登山裝備、登山服飾品牌為你的爬山行程增添安全性、舒適性。

 

【LÄCHELN 雷訊服飾】以代工起家,多年代工經驗中積累豐富的機能服飾設計和製造技術。針對台灣氣候與生活環境設計,著眼於透氣、速乾、防水、防曬、防風等機能,不只滿足登山者的需求,日常生活中著用也不是問題!

 

針對各項登山裝備如何準備相信你已經有了概念,只是還缺少理想的登山穿搭嗎?雷訊致力於藉由我們的產品,提供給你更舒適、自在的穿著體驗,無論是生活還是登山冒險,都能夠展現出自信笑容面對每一天!

 

立即選購!